首页
> 政务公开 > 科技项目
关于征集2017年第一期温州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的通知
时间:2016-11-29 08:28:29 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市科学技术局 字号:[ ]

温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征集2017年

第一期温州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的通知


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洞头区科技局,高新区(浙南科技城)、浙南产业集聚区、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科技管理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所,各有关单位: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新十条”政策(试行)》(温委办发〔2016〕76号)和《温州市科技项目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管理暂行办法》(温财教〔2014〕347号),为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突破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经研究,拟启动2017年第一期温州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征集和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条件

1.温州市重大科技专项征集和申报面向在我市四个市区及功能区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鼓励产学研合作,整合研究团队联合申报;

2.申报单位具有完成项目所必备的人才队伍和技术装备,有比较健全的科研和财务管理制度;

3.项目团队在相关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研究基础或技术优势。项目负责人具备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承担在研市级科技项目原则上不得超过两项;

4.对项目负责人有科研不端行为、同一课题多头申报、以往承担项目资金使用存在严重问题的限制立项。

(二)重点支持方向

重点支持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设计与智能制造、文化创意、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等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攻关;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研究。申报指南详见附件。

(三)项目补助方式

温州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采取分期补助和事后补助两种方式予以支持,其中企业申报项目以事后补助为主。市级财政科技经费资助额度为50-500万元(含50万、500万)。

二、时间安排

2017年第一期温州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即日起开始受理网上申报,纸质材料集中受理时间为2016年12月12日至12月30日。

三、申报程序

1.网上在线申报

登录“温州市科技项目管理系统”,在线填报《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类别”请选择“温州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具体要求见用户登录界面“申报说明”。

2.纸质材料报送

纸质材料包括《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在“温州市科技项目管理系统”上直接打印)、《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能体现项目技术水平、知识产权情况的佐证材料,企业需提供上年度财务报表。以上材料装订成册,一式五份,经归口管理部门初审同意并盖章后,报送温州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市科技局窗口,地址:温州市鹿城区惠民路光明桥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大楼三楼3006窗口(运管局窗口旁边)。

项目受理窗口联系人:张风帆、张亨,联系电话:13587556210、13157727667。


附件: 温州市2017年第一期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指南


温州市科学技术局      

2016年11月22日      

附件


温州市2017年第一期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指南


一、生物医药技术

1.精准医疗。免疫治疗新技术、感染性疾病诊治和预警预测新技术、常见高发恶性肿瘤诊治新技术、重大心脑血管及呼吸疾病诊治新技术、重要眼表疾病预防和诊治新技术、运动性创伤治疗新技术、遗传性出生缺陷的早期筛查与诊断关键技术、高龄(再)生育母亲安全与子代健康关键技术、老年常见病综合治疗技术、脑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中医治未病关键技术、中医药防治不孕症关键技术、中医养生康复综合治疗技术等应用。

2.制药、材料及装备。新型生物材料、生物药物、化学药物、海洋药物、中药等研发,大品种药物的生产技术改造,制药装备研制等。

3.高端医疗器械。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关键技术和系统研发、高端电子内窥镜关键技术和系统研发、穿戴式人体生理参数监测技术和设备研发、慢病生化指标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和设备研发、智能康复诊疗器械研发、高端植入性医用耗材研发等。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

1.云计算、大数据。研究大数据存储、海量数据挖掘、个性化定制、特定领域模型等关键技术。研制大数据处理与分析基础支撑平台,云服务开发、管理、协同与市场化的基础支撑平台;开发行业大数据及云服务平台应用软件,构建大数据的标准、交易平台等基础设施。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

2.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推进智能传感器、射频识别、微机电系统等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重点突破涉及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包括智能传感器、超高频标签芯片、读写器芯片、读写器、标签封装设备、标签集成等技术;开展应用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包括RFID中间件、RFID公共服务体系架构设计及应用服务关键技术、区域RFID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等的研究与开发。

3.通信传输技术。数字程控交换、光纤通信、卫星通信、智能终端等方面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重点发展接入设备、交换设备、传输设备,加快极速无线通信芯片、微波器件、天线、可见光通信等设备与产品的开发。

4.计算机网络设备。重点发展便携、轻薄、低功耗、触控与三维(3D)显示等特点的移动智能终端,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网关、网络接口卡(NIC)、无线接入点(WAP)、打印机和调制解调器等网络设备。

5.三网融合。围绕光传输和光接入、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等重点领域,支持高端光电器件、基于有线电视网的接入技术和关键设备、IPTV和数字电视智能机顶盒、互联网电视及配套应用、操作系统、多屏互动技术、内容传送系统、信息安全系统等的研发。

三、智能制造技术

1.网络协同制造。开展工业大数据技术研究,突破智慧数据空间、智能工厂异构集成等关键技术,发展“互联网+”制造业的新型研发设计、智能工程、云服务、个性化定制等新型模式,培育一批智慧企业,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2.智能装备。研制高端装备设计制造与服役虚拟现实集成仿真系统,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提供沉浸式可视化的交互分析技术与工具,实现典型高端装备的应用验证。高端装备智能化虚拟维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提高装备运行状态数据的智能传感技术、基于大数据隐性知识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与预防性维修技术、基于大数据的装备运行参数优化技术、基于虚拟现实的装备维修维护操作导航技术,实现高端装备数字化、远程化、智能化维护维修。

3.智能机器人。开展智能机器人的机械系统、驱动及执行系统等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攻关,机器人整机研发及产业化,研究机器人整机结构/驱动/感知/控制一体化协同设计、基于外部感知的智能作业、机器人协同作业与调度等核心技术,建立复杂加工件实时智能化作业的控制策略,开发工艺参数大数据收集、分析、挖掘和优化方法,提升机器人整机性能。特定行业智能化生产线开发及应用示范,攻克集群式、大批量机器人协同的智能生产线设计与应用技术。

4.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敏捷、柔性和个性化制造能力。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推动智能电气、泵阀、家居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四、文化创意领域技术

重点攻关数字出版、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等领域的技术;突破虚拟现实图形显像计算处理技术、头盔式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多通道交互技术、虚拟现实游戏引擎技术和虚拟现实电影拍摄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制新的交互设备、通用的虚拟现实软件平台、虚拟现实游戏平台、立体全景视频的拍摄平台,解决虚拟现实系统中存在的眩晕问题等。

五、新材料技术

1.先进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重点发展聚氨酯材料,工程塑料、橡胶制品及高性能薄膜材料。其中工程塑料改性重点瞄准加工技术改进、产品多样化以及通用塑料功能化方向突破,橡胶制品往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发展旧橡胶综合利用、生物基工程橡胶以及低温混炼等技术,择机发展轮胎、特种橡胶产品。

2.高端金属结构与功能材料。重点发展以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特殊钢、重大装备用轴承钢、超低铁损高硅电工钢、核电装备用特殊钢、工程机械用耐磨钢以及高性能高温合金等高端产品为代表的高品质特殊钢,重点发展轻金属及合金,积极提升轻工产品的铝合金材料质量,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电工合金、硬质合金等产品。

3.基于微纳结构碳的能源材料。重点发展基于微纳结构碳材料,包括碳纳米管、石墨烯、多级孔结构生物质碳等的储能材料,开发二次锂(纳)离子电池正负电极材料、燃料电池电极材料、超级电容器等及其产业化。

4.光电材料。重点发展应用于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材料,包括稀土离子与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的材料,具有超高光电转化效率的量子剪裁发光材料与器件。

5.其它新材料。择机发展涉及特种玻璃、特种陶瓷及其它符合国家新材料产业政策的纳米材料、催化材料、环保材料、智能材料等。

六、节能环保技术

1.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包括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装备、节能监测技术和装备,重点示范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基于吸收式换热的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等。

2.资源循环利用。加快建立现代废旧商品回收体系、余热余压回收成套装备,积极发展固体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装备及节能环保监测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

3、环境诊断与修复。加强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技术研发,重点研究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地质安全、土地生态适宜性、交通可达性等生态环境核心要素诊断技术,研究汽车尾气净化等技术。

七、新能源技术

1.太阳能与风能发电。突破大规模储能、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新一代光伏等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源互联网技术,发展海上风电发电机组及关键部件,持续推进太阳能、风能领域高端化发展。

2、潮流能发电。开展海洋潮流能发电及并网关键技术研究,研制兆瓦级大功率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并实施应用示范。

八、新能源汽车技术

推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升新能源汽车集成化和智能化水平。围绕提升汽车零配件生产装备水平,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部件或整车生产企业。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公共交通等领域推动新能源汽车应用和示范。

九、激光与光电技术

1.激光器件与应用设备。重点发展高端激光器、激光元器件、激光加工应用设备、激光医疗设备、激光测量设备、激光投影显示设备等产品,大力推动激光光电技术在泵阀、鞋革、纺织服装、电气、专用设备、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的应用。

2.光电能源。重点开展高转换效率电池、光电集成系统与设备、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光热发电设备、光电配套设备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3.半导体照明。重点开展LED衬底、外延及LED芯片制造技术、封装新工艺、照明产品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4.光通信。重点开展光器件芯片、光纤光缆、光有源器件、光无源器件及光模块、测试设备、光传输交换设备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