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联动特派员,助农保丰抗旱稻 | ||||
|
||||
又是一年金秋到,泰顺山区喜丰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异常天气成为常态,温州泰顺山区频繁受到高温、干旱、少雨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种植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为此驻泰顺县科技特派员金俊杰联合温州市节水抗旱稻推广应用专家,驻瓯海区科技特派员楼珏在泰顺县三魁镇等多地开展了节水抗旱稻引种试验示范的工作,获得了喜人的成效。 2024年10月9日县区特派员特邀泰顺县农业农村局在泰顺县罗阳镇上洪社区门楼底村组织举办了节水抗旱稻测产现场会,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二级主任科员、总农艺师林贤在,泰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吴志达主任等一行参加了此次会议。 上午9时,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首先,温州市瓯海区科技特派员,温州市节水抗旱稻领域的专家——楼珏博士,为到场的农户和农业技术人员等涉农人士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培训《节水抗旱稻及其直播节水栽培技术》。楼博士首先针对目前国内水稻种植过程中异常天气风险增多,淡水资源紧缺,农药肥料利用率低,种植人工成本高,水稻生产效益低等问题,提出了选择节水抗旱稻为解决农业产业瓶颈的方法之一。随后,她着重介绍了节水抗旱稻兼顾水稻高产、优质、抗病虫和陆稻抗旱、耐瘠薄、耐直播的品种特性,适宜在普通水田改变种植方式,在旱地调整种植结构,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旱改水等新改地中种植扩大水稻生产面积,增加粮食供给,保障粮食安全。接着,她专门针对泰顺山区的地理特征推介了轻简化的节水抗旱稻直播节水栽培技术。最后她特别强调了即使是节水抗旱稻也需要水分供给,因此为了保证种植成效需要做好化控除草和适时灌溉,才能实现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季节性、区域性干旱频发,水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保障泰顺县乃至全温州地区的粮食稳产保供。在讲座过程中,楼教授通过各地成功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让参会者深刻认识到节水抗旱稻在提高抗旱能力、减少水资源消耗、增强环境适应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巨大潜力。 随后,参会人员移步至田间地头,在楼珏博士及团队成员的带领下,实地考察了下洪社区节水抗旱稻的生长情况。阳光下,一片片稻田中的节水抗旱稻仅仅依靠自然降雨就表现出了良好的生长态势和丰产的潜力——植株挺立清秀,稻穗饱满低垂,稻浪层叠翻涌。大家在仔细观察了节水抗旱稻田间农艺表现过程中,就品种选择,生育期长短,茬口衔接,栽培要点等与试验点负责人泰顺县阳林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雷春林大户进行了深入交流。农户们纷纷表示,通过讲座学习结合实地考察,更加坚定了种植节水抗旱稻的信心和意愿。 下午在泰顺县农业农村局的组织下开展了紧张而兴奋的水稻测产活动环节。楼珏博士与温州市、泰顺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根据水稻测产方法,对土壤肥力瘠薄的新垦造试验田上种植节水抗旱稻旱优73进行了测产。经过一系列严谨而细致的操作,最终得出了令人振奋的测产结果:在地力水平较差,保肥保水能力较弱,产能潜力不高的新改地上节水抗旱稻旱优73不仅耐瘠薄,产量与普通杂交稻产量水平相当,而且相较于传统水稻品种,在节水、省工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有效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短缺、新垦地不保水、种植人工成本高昂等问题。这一成果可在泰顺、文成、苍南等县市区予以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保障温州本地的粮食丰产增收。 此次县区科技特派员联动发起的节水抗旱稻测产现场会,不仅展现了多地科技特派员的抱团协作的技术和智力优势,而且为泰顺县乃至温州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推动节水农业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树立了典范。楼珏博士表示,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节水抗旱稻团队将继续深化研究,优化栽培技术,持续为农民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节水抗旱稻品种和技术支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