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端午送苗下乡,助力翁山番薯产业发展 | ||||
|
||||
端午佳节,当人们沉浸在粽香与团聚的氛围中时,省农科院派驻泰顺县筱村镇的科技特派员王五宏博士放弃节日休息,在端午期间带着“浙薯13”脱毒番薯苗奔赴翁山社区,以科技力量破解当地番薯产业种性退化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养分”。 为有效解决翁山番薯多年种植的种性退化、病害加剧问题,王五宏博士以省科技特派员项目为依托,创新建立“主示范点+村示范点”的多点分散繁育模式:由合作社建设脱毒种薯繁育圃主示范点,翁山各行政村设立村级示范点,通过多点带面、分散繁育新模式进行种薯繁育,加快翁山农户种植番薯脱毒化进程。 5月31日,他带着精心培育的“浙薯13”脱毒番薯种苗来到筱村镇翁山社区坑底村,与合作社、示范户签订繁育圃建设协议,现场20余位镇村干部、合作社负责人、示范户等参加签约仪式,为产业升级筑牢组织基础。 签约仪式后,王五宏博士还举办了小型的种植技术培训讲座。从移栽技巧到田间管理要点进行系统讲解,更结合案例演示操作细节,确保农户听得懂、学得会。针对合作社需求,他提供了部分种苗用于示范试种,并推介“浙薯86”等新品种,为农民增收探索新路径。 培训结束后,王五宏博士赶赴翁山番薯专业合作社永兴村基地,深入田间与农户们展开交流,实地指导脱毒番薯苗移栽和田间管理,并赴各村为种植户分发脱毒番薯苗,开展细致的繁育要点讲解和示范。 此次送苗下乡活动,不仅为农户提供了脱毒种苗等实物支持,更通过“技术培训+示范试种+模式创新”的组合拳,将先进种植理念植入翁山番薯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
||||